重慶市教師招聘考試歷年真題(3)
- 時間:
- 2023-09-11 11:28:40
- 作者:
- 楊老師
- 閱讀:
- 來源:
- 重慶教師資格證




【單選題】1.信息加工學習理論的創(chuàng)始者是( )。
A.斯金納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論。1974年,加涅根據現代信息加工理論提出了學習過程的基本模式,這一模式展示了學習過程中的信息流程。他認為學習是一個有始有終的過程,這一過程可分成若干階段,分別是動機階段、了解階段、獲得階段、保持階段、回憶階段、概括階段、操作階段、反饋階段,每一階段都需進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因此,選項C正確。
選項A,斯金納是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他認為學習實質上是一種反應概率上的變化,而強化是增強反應概率的手段。與題意不符,故排除。
選項B,巴甫洛夫是前蘇聯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y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通過狗進食的搖鈴實驗提出了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與題意不符,故排除。
選項D,苛勒室格式塔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在1913-1917年間,對黑猩猩的問題解決行為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提出了完形-頓悟說。他認為,學習是個體利用本身的智慧與理解力對情境及情境與自身關系的頓悟,而不是動作的累積或盲目的嘗試。與題意不符,故排除。
綜上所述,AB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
【單選題】2.行為目標的陳述依據是( )。
A.可觀察和可測量的行為 B.行為產生的條件
C.行為的標準 D.具體目標
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教學行為目標的相關內容。1962年,美國心理學家馬杰在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上提出了行為陳述技術。行為目標也稱操作目標,是指可以觀察和測量的學生行為,是用學生預期的行為變化來陳述的目標。所以在行為目標描述過程中,需要以可觀察和可測量的行為為依據進行陳述。一個好的行為目標應具有三個要素:表述行為、表述條件、標準表述。
選項B,行為產生的條件,即表述條件,是指學習者在什么情況下的表現行為,說明在哪種情況下評定學習者的學習結果。
選項C,行為的標準,即標準表述,是指衡量學習結果的行為的最低要求。對行為標準作出具體要求,使教學目標具有可測評的特點。一般與“好到什么程度”、“精確度如何”、“完整性怎樣”、“在多少時間內完成”等問題有關。
選項D,具體目標,說明通過教學后,學生能做什么,即表述行為。表述行為的基本方法是用動賓結構的短語說明學習的類型和學習的內容。
綜上所述,BCD三項屬于行為目標陳述的三要素,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A。
【單選題】3.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認為避免失敗者的目的是避免失敗,減少失敗感,所以他們傾向于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任務。當一項任務的成功率為50%時,對他們的成就動機(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關系不大 D.最有利
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成就動機理論。阿特金森認為,成就動機由兩種有相反傾向的部分組成,一種稱之為力求成功,即人們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帶來積極情感的傾向性;另一種稱之為避免失敗,即人們避免失敗和由失敗帶來的消極情感的傾向性。他在研究中發(fā)現,由于這兩種動機所占比重的差異,會產生兩種不同的人:一種稱之為避免失敗者,另一種稱之為力求成功者。求成型的人傾向于選擇難度適中的任務,喜歡選擇有50%把握的、有一定風險的工作,通過完成任務提高其自尊心,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避敗型的人傾向于選擇或者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難的任務,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所以當一項任務的成功率為50%時,對力求成功者最有利,但是對于避免失敗者而言,是最不利的。
綜上所述,AC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B。
【單選題】4.學生的知識學習過程主要是一個對知識內在加工的過程,它包括三個階段,即知識獲得、知識保持和( )。
A.知識鞏固 B.知識運用 C.知識提取 D.知識遷移
4.【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知識學習的過程。知識學習主要是學生對知識的內在加工過程。這一過程包括三個階段:(1)知識獲得階段:也叫知識的感知與理解。新知識進入短時記憶系統,與長時記憶系統中被激活的相關知識建立聯系,從而出現新意義的建構;(2)知識保持階段:也叫知識鞏固與轉化過程,即新建構的意義儲存于長時記憶系統中,如果不進行深層的認知加工,這些信息就會出現遺忘。(3)知識提取階段:也是知識的遷移與應用階段。個體運用所獲得的知識回答“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并應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使所學知識產生廣泛遷移。
選項A,知識鞏固,指溫習舊的知識,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屬于知識保持階段。
選項B,知識運用,指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屬于知識提取階段。
選項D,知識遷移,指知識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是在學習這個連續(xù)過程中,任何學習都是在學習者已經具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結構、已獲得的動作技能、習得的態(tài)度等基礎上進行的,屬于知識提取階段。
綜上所述,AB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
【單選題】5.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qū)別是( )。
A.重視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B.促進新舊知識聯系
C.促進新知識長期保存 D.促進短時記憶
5.【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素質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和核心,是教育對知識經濟向人才培養(yǎng)提出挑戰(zhàn)的回應。重視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qū)別所在。選項BC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屬于干擾選項,故本題選A。
以上就是重慶市教師招聘考試歷年真題(3)的全部內容,考生可以點擊重慶教師招聘、了解重慶教師招聘條件、重慶教師招聘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