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教師招聘考試歷年真題(2)
- 時間:
- 2023-09-11 11:27:22
- 作者:
- 楊老師
- 閱讀:
- 來源:
- 重慶教師資格證




一、單選題
1.傳統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書本知識的傳授和學習,忽視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獨立探索去積累經驗獲取知識的過程。這一教學模式違反的教學過程基本規律是( )。
A.間接性規律 B.雙邊性規律 C.發展性規律 D.教育性規律
【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教育規律的認識。
選項A,間接性規律強調教學要以間接經驗為主,間接經驗應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做到二者的結合。
選項B,雙邊性規律強調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發揮主體地位,調動起積極性,營造民主平的師生關系。
選項C,發展性規律強調知識與能力的相統一。知識是能力發展的基礎,而能力是知識掌握的條件,因此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能力的發展。
選項D,教育性規律強調傳授知識與思想道德相統一。兩者之間互為基礎。
題干中忽視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獨立探索去積累經驗獲取知識的過程,即忽視直接經驗,只注重間接經驗的活動,違背間接性規律要求。故本題選擇A。
2.某期末考試中,學校要求各年級,各學科分別編制A卷和B卷兩份試卷,衡量2次測驗的評價結果符合學生學業水平的實際程度,即正確性程度的重要指標是( )。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答案】B。解析:考查的是效度的含義。
選項A,信度是指測驗結果的穩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測驗在多次施測后所得到的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在時間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內容和不同評分者之間的一致性。
選項B,效度是指測量的正確性,即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其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就一個測驗的優劣而言,效度是一個比信度更為重要的指標。
選項C,難度是指測驗包含的試題難易程度。在教學測量中,通常用答對或通過測驗的人數比例作為難度值。難度值(P)=答對人數(R)/被試總人數(N)×100%。P值越大,難度越低;P值越小,難度越高。一般來說,難度值平均在0.5最佳。
選項D,區分度有時也稱鑒別力,主要指測驗對于不同水平的被試加以區分的能力。
由題干“正確性程度的重要指標”,故此題選B。
3.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抓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格的邏輯思維能力。貫徹了教學的( )。
A.循序漸進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啟發性原則 D.發展性原則
【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
選項A,循序漸進教學原則(又稱為系統性原則)的要求:(1)教師的教學要有系統性。(2)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3)按照學生的認識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教學。
選項B,因材施教教學原則的要求:(1)要堅持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2)了解學生,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3)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創造條件。
選項C,啟發性教學原則的要求:(1)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2)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3)讓學生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4)發揚教學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向教師提問、質疑等。
選項D,發展性原則屬于教學評價的原則,教育評價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生的發展。
題干中提到主要矛盾和重難點,故本題選 A。
4.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這體現了教學的(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教學原則的相關內容,要做到理解識記。
選項A,直觀性原則指教師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
選項B,啟發性原則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根據題干可知,該選項正確。
選項C,鞏固性原則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地呈現出來,以利于知識、技能的運用。
選項D,因材施教原則指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綜上所述,根據題干描述可知好的老師可以教學生發現真理,體現啟發性教學原則,因此本題選B。
5.王老師在講“二氧化碳性質”時,講臺上放著兩瓶沒有標簽的無色氣體,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氣,怎么區分他們呢?王老師邊說邊將燃燒的木條分別深入兩個集氣瓶中,告訴學生使木條熄滅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條繼續燃燒的是空氣,這種教學方法是( )。
A.實驗法 B.講授法 C.演示法 D.談話法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教學方法知識點。常見的教學方法包括:以語言傳遞為主,直觀感
知為主,實際訓練為主和情感陶冶為主,本題考查的是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中的演示法。
選項 A 實驗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儀器和設備,在一定條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現象產生變化,進行觀察和分析,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
選項 B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主要有講述、講解、講讀、講演四種方式。
選項 C 演示法是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范性的實驗或采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
選項 D 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新知識或鞏固舊知識的方法。談話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
題干中王老師在講解“二氧化碳性質”時,通過自己演示實驗的方法來使學生獲得知識,屬于演示法。故本題選C。
二、簡答題
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
【參考答案】
(1)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
(2)課程性質和特點
(3)學生年齡特征
(4)教學時間、設備、條件
(5)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及個性特點
(6)教學手段、教學環境等因素
以上就是重慶市教師招聘考試歷年真題(2)的全部內容,考生可以點擊重慶教師招聘、了解重慶教師招聘條件、重慶教師招聘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