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重慶教師招聘綜合基礎知識:二十四節氣,奔向欣欣向榮的未來
- 時間:
- 2020-06-24 16:23:18
- 作者:
- 吳老師
- 閱讀:
- 來源:
- 重慶教師資格證





2020重慶教師招聘綜合基礎知識:二十四節氣,奔向欣欣向榮的未來
清明節,是春季的第五個節氣。清明節素有掃墓、踏青的習俗。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春天里,我們深切悼念因疫情逝世的同胞們,我們深切緬懷烈士。歷史不會忘記這一場人民戰爭,人民不會忘記這一場舉國戰斗。因為有些人,永遠留在了這一個春天里。
半個春天過去,我們慢慢開始走出家門,開始投入生產。慢慢地,夏天就要來到,以及豐收的秋天,和冬藏的冬天。我們的記憶不滅,但同時時間流轉不會更改,春夏秋冬二十四個節氣也不會更改,而我們終將戰勝這一場疫情阻擊戰,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一、知識介紹
(一)知識內容
“春雨驚春清谷天”,這正是春天的6個節氣。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是春季的第一個節氣,它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指的是萬物起始、一切更生。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其次是雨水,這一節氣標示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雨雨水和谷雨、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天氣回暖后,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這便是驚蟄了。春分或許是大家相對熟悉的一個節氣。春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此后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春分以后太陽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長夜短。清明——在這一天,氣候暖和,草木萌動,杏桃開花,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榮的感覺。古時清明節往往是外出踏青的時節,后在清明節又新增了一懷念故去的人們、掃墓的習俗。清明過后的節氣是谷雨,在谷雨時節雨水會增多,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雨水滋潤大地五谷得以生長,故谷雨就是“雨生百谷”。
“夏滿芒夏暑相連”,立夏,這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夏季第二個季節是小滿,小滿時節,北方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故只是小滿,還未大滿。而諧音“忙種”的芒種,是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到了夏至時分,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在這一天,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下一個節氣是小暑,它標志著盛夏正式開始。暑,即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大暑則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這時正值中伏前后,"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
“秋處露秋寒霜降”,一樣的,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是秋季的起點。秋天已至,那么什么時候“出暑”呢?這便是在處暑這一節氣了。“處”是終止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酷暑結束,這時三伏已過或近尾聲。下一個節氣是白露,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在古時候,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到秋分這一季節,晝夜等長。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在2018年,我國將秋分這一天定為“農民豐收節”。而寒露時節,寒氣漸生。而寒露過后,即是“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后,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需要注意的是,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這也是大家容易混淆之處。
“冬雪雪冬小大寒”,冬天的第一個節氣是立冬,這一節氣過后,就進入了冬季,“秋收冬藏”,萬物在冬季閉藏,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而說到“秋收冬藏”也不得不提到冬季里的雪。小雪和大雪,以及雨水、谷雨、小滿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小雪節氣中說的“小雪”與日常天氣預報所說的“小雪”意義不同,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而大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漸增多。大雪過后,是一個特殊的節氣——冬至,這一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同時在這一天,也是我國吃湯圓、吃餃子和小團聚的日子。等到了小寒這一節氣時,就標志著寒冬正式開始。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
(二)知識點與考點歸納
在二十四節氣中,反映季節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寒熱程度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反映氣溫變化的有白露、寒露、霜降;反映作物成熟、收成情況的有小滿、芒種;反映太陽高度的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反映降水現象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自然物候的有驚蟄、清明。
同時,二十四節氣還可能出現某個節氣所反映的特征的題目,古詩與節氣對應的題目,以及類似古人對某些植物和作物的命名與哪些節氣有關的題目,如明前茶、雨前茶等。最后,還可能出現推算節氣日期的題目。
二、試題展現
1.關于我國“二十四節氣”,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于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B.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月球圍繞地球運動的過程
C.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物候、氣候的變化等情況
D.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答案:B。解析:A項正確,《淮南子》一書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公元前104年由鄧平正式明確。B項錯誤,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反映的是太陽的周年視運動。C項正確,如立春等反映季節變化、大小寒處暑等反映氣候(氣溫)變化、寒露霜降等反映物候變化。D項正確,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入非物質遺產名錄。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2.在“二十四節氣”中,( )反映降水現象,表明降雨的時間和強度。
A. 立夏、立秋
B. 清明、白露
C. 大暑、小暑
D. 雨水、谷雨
答案:D。解析:A項錯誤,立夏、立秋代表著夏天和秋天的開始,反映的是季節的變化。B項錯誤,清明時反映的是物候變化。白露是指天氣轉涼,露凝而白,反映的是天氣變化。C項錯誤,小暑和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兩個節氣,反映溫度變化。D項正確,雨水是指降雨開始,雨量漸增。谷雨意味著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這兩個節氣反映著降水現象。故正確答案為D。
以上就是關于2020重慶教師招聘綜合基礎知識:二十四節氣,奔向欣欣向榮的未來的全部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重慶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如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考試時間、教師招聘、報考條件、面試時間以及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我們重慶教師資格網。更多重慶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關注重慶教師資格網((www.68dyy.com))或掃右下側二維碼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